索引号 | 5304002024154165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4-07-10 |
我市气象部门全力守好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黎 通讯员 沈亮
5月以来,玉溪局地强降水天气频发,旱涝急转形势明显,截至目前,全市先后出现11轮强降水过程。我市气象部门积极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努力提升递进式服务和高级别预警叫应能力,全力守好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
“根据最新气象资料分析,强降雨影响范围和强度相比14日有所加大,建议将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应急响应由四级升级为二级。”6月15日上午7时,在玉溪市气象台,一场与暴雨赛跑的决策服务研判会正在紧张进行。
这场强降雨,早早就被玉溪气象部门提前“盯梢”。6月12日,玉溪市气象台发布重要天气消息,14日下午至15日全市将出现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大暴雨天气。重要天气消息发布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要求“防”字当先、精准落实,确保全市安全平稳度汛。6月13日起,玉溪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召开多轮防汛视频会商调度会,提前打响灾害防御保卫战。
全市气象部门紧盯关键灾害性天气过程,精心组织会商,提前准确预报了入讯以来的所有强降雨,为灾害防御吹响气象预报“前哨”号角。经验证,本次预报的强降水时段、落区及强度均与实况吻合程度较高。
6月14日傍晚至15日,玉溪市出现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水天气过程,全市共7个县(市、区)、96个区域自动站出现暴雨至大暴雨,最大累计雨量出现在易门县浦贝乡,达147.4毫米,最大小时雨强出现在峨山县甸中镇,达62.5毫米。在此期间,全市各级气象部门紧密监测预警和滚动会商,及时发布雷电黄色预警信号13次、地质灾害风险预警9期、暴雨蓝色预警信号4次、黄色预警信号6次、橙色预警信号8次、红色预警信号3次,指导发布强降水落区预报16期,及时叫应相关部门及领导,为防灾减灾救灾提前做准备。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以雨情为令,强化联动,于6月15日7时19分升级防汛二级应急响应,各有关部门严格执行“一接三即”制度和“1262”预警与叫应机制,及时排查、转移人员、加强巡检……最大限度保障群众安全。
提前研判、提早预警、上下联动、左右协同……这样的工作场景,是近年来玉溪气象部门服务防汛工作的一个缩影。灾害性天气高效应对的背后,离不开玉溪气象部门不断提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的努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2022年以来,市气象局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气象监测预警补短板工程,共新建和升级六要素(温度、湿度、气压、风速、风向、雨量)区域自动站30个,进一步优化站点分布,提升“三湖”周边及哀牢山高海拔地区梯度气象监测能力,实现气象观测站乡(镇、街道)全覆盖。2023年,全市首部X波段天气雷达建设项目在红塔区建设完成并投入试运行,该项目可实现滚动发布未来24小时、48—168小时、周、旬中期等不同时间的天气预报。如今,由26个国家气象观测站、210个常规气象观测站、4个雷电监测站、5个土壤水分观测站以及天气雷达、卫星遥感等多元监测手段组成的立体综合观测系统,成为玉溪市气象灾害快速跟踪、多维监测的保障。
“近年来,我市气象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气象工作提出的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重要要求,加快推进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以‘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的态度,不断完善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响应联动机制。我们将持续把气象服务深度融入地方防汛指挥体系、应急联动体系和抢险救灾体系,全力守好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玉溪市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丽表示。
相关阅读:
- 玉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2021-12-07
- 我市全力推进春耕备耕工作 2025-03-14
- 玉溪全力打通森林安全生命通道 2025-03-12
- 我市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2025-03-12
- 政协玉溪市第六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召开 2025-03-12
- 上周我市物价2跌10平 水果蔬菜零售均价环比下跌 2025-03-12
- 我市4户企业入选首批国家和省消费名品方阵 2025-03-11
- 我市多举措推进乡村建设 2025-03-11
- 六届市委第十一轮巡察启动 2025-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