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31131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4-05-13 |
玉溪做好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大文章
□ 玉溪日报记者 邢定生
接连几场降雨后,星云湖西岸调蓄带内积水开始向位于前卫镇赵官村委会龙泉村附近的小井坝水库转移。
“最近三四天时间,小井坝水量增加了约2万立方米。”小井坝水库管理所所长陈路生告诉记者。多年来,因为干旱少雨,库容量172万立方米的小井坝水库水量大多数时候只有30多万立方米。从2023年5月以来,通过前卫泵站200多次提水,210万立方米汇聚到星云湖西岸调蓄带内的初期雨水、农田尾水和生活污水爬坡上山,“窝”进了山麓间的水库。
原本可能进入湖泊而威胁湖泊生态安全的积水,“挪窝”后实现循环利用,在江川区星云街道三街、早街,前卫镇小街、周官、赵官、庄子等村(社区),许多往年冬季因为缺水而闲置或产出不高的土地被盘活。同时,附近工业园区园林绿化和施工用水有了保障。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的实施,给星云湖保护治理带来了新气象。
2023年,我市创新治湖方式和路径,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先后实施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优化湖外水资源布局,构建闭环治管体系,截住入湖污染负荷,实现清污分流、清水入湖,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湖泊保护治理质效得到提升,沿湖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也得到提升。
构建闭环体系 高效处置污水
“三湖”径流区内村庄星罗棋布,有效拦截入湖污水,成为湖泊保护治理成败的关键。
为牵住污水“牛鼻子”,我市通过“脚步丈量”湖泊径流区内河道、田园和村庄,实地“问诊”,探寻湖泊治理突破口,构建拦截、抽提、调蓄、灌溉、管理五个体系,推动湖外水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为污水找到适当出路,让清水有通道入湖。
拦截体系上,重点把初期雨水、农田尾水、散漏污水、回用中水等引入调蓄带,拦截入湖污染负荷。抽提体系上,重点建设提水泵站,缩短调蓄带库容腾空时间。调蓄体系上,重点推进蓄水设施建设,提升流域调蓄能力。灌溉体系上,重点完善设施农业、森林防火等配套设施,保障农业生产、林业发展。管理体系上,重点搭建“一机构、两专班”,县级成立工程管理局,统筹抓好投融建管营工作;市级组建工程技术专班,全面加强技术指导;市、县联合成立汛期雨水调度专班,抓细抓实汛期防控。
围绕五个体系建设,我市聚焦难点堵点,宏观与微观统筹兼顾,抓实重点工作,助推工程落地落实。
统筹时空分布,旱季把河道、调蓄带作为农灌系统,雨季把河道、湿地作为补水系统,科学充分调配水资源。
提升调蓄能力,建设蓄水设施,装住调蓄带抽提来水。目前,已建成可动态调蓄沟(塘)454万立方米,全部建成后可调蓄水量1335万立方米。
抓实汛期防控,采取汛前清淤晒塘、汛期雨水防控、重点闸门管理“三项措施”,抓细抓实汛期雨水防控,使2023年汛期入湖污染负荷大幅减少。
坚持以供定需,合理布局生产规模和生产方式,推动水资源供需平衡。
推动水价改革,以农业水价改革为牵引,推进水价形成机制,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结构调整。
完善配套工程 健全管理机制
围绕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这一核心,我市因湖施策,谋划实施八类工程,完善配套基础设施,推动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延伸扩面、持续深入。
实施水源工程,推进初期雨水汇流处理等工程建设,强化水源保障。实施提水工程,推进抽提泵站等工程建设,提升抽提能力。实施蓄水工程,推进高位水池、农田水窖等工程建设,增加蓄水库容。实施输水工程,推进喷灌滴灌设施、沟渠供水设施等工程建设,提升输水能力。实施用水工程,推进设施农业、林业生态补水等工程建设,强化用水保障。实施水质综合改善工程,推进水库坝塘水生态改善、农田尾水治理等工程建设,提升水质类别。实施清水入湖工程、河道水质提升工程等,实现清水入湖。实施抗旱防洪应急工程,推进抗旱应急、排水防涝等配套工程建设,维护沿湖群众利益。
自2023年5月启动以来,“三湖”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共筛选出87个项目。目前,省级支持的26个项目已下达资金5.3亿元。
为确保推动工程高效运行,我市建立七项保障机制,通过建章立制,为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运行保驾护航。
健全监测机制,加强监测体系建设,定期监测分析调蓄带33个断面、40条主要河道水质。健全预警机制,整合水文气象资源,提前预测雨情,精准提醒雨情。健全响应机制,统一指挥调度,加强联动响应,做好应急备战工作。健全执行机制,调度专班精准调度,严管重点闸门,精准调度初期雨水,有效调控汛期雨水。健全巡查机制,坚持逢雨必出、逢雨必看、逢雨必防,强化巡查监管,高效处置问题。健全计价机制,结合农业水价改革,完善计量设施,推动工程可持续运行。健全考核机制,将工程建设推进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评,强化结果应用,推动工作落实。
治湖质效提升 综合效益喜人
经过一年的探索与实践,“三湖”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综合性工程成效开始显现。
入湖污染负荷减少。据玉溪市湖泊管理局公布数据显示,通过加快实施八类工程,深入推动源头减污、源头截污、源头控污,“三湖”流域雨水携污入湖大幅减少,入湖总磷、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分别削减10.37吨、919.25吨、42.67吨、328.41吨,工程生态效益不断提升。
水资源循环利用效率提升。通过不断完善拦截、抽提、用水等基础设施,把初期雨水、农田尾水、散漏污水、回用中水等水资源拦截引入调蓄带后,水资源实现湖外循环利用1919万立方米,覆盖耕地用水15.8万亩,以水定产、以水招商、以水引流、以水生财,走出了富民、富县、富市的新路。
绿色转型发展加快。通过调结构、转方式、促转型,“三湖”流域建成50亩以上农业基地597个,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成效初显。
社会效益提升。通过推进水价综合改革,建立水价形成机制,引导群众转变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流域集约节约用水,工程社会效益不断提升。
记者从玉溪市“湖泊革命”指挥部办公室获悉,今年,我市正咬定“截得住、控得实、用得好”目标,以“三湖”流域治理分段拦截、分级调蓄、分质利用、全程调控“三分一调”新模式统筹环湖截污圈与入湖河道治理线工程,筑牢“一圈多线”的污染拦截防线,进一步完善拦截、抽提、调蓄、灌溉、管理五个体系,推进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由“1.0版”向“2.0版”升级。
相关阅读:
- 玉溪市政府网站监管年度报表(2022年度) 2023-01-28
- 玉溪公路局机械化养护和应急中心2025年~2027年公路应急行业文化宣传服务项目(二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3-14
- 玉溪春和现代花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2号地块技术服务运营及7号地块入园企业合作经营招标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亿元级大产业:番荔枝成为滇中果盘明星的高光历程 元江25吨香蕉首次出口中亚 2025-03-14
- 水塘镇大窝铺小组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 2025-03-14
- 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升级项目单一来源采购公示 2025-03-13
- 玉溪润嘉国有资本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财税咨询服务采购项目成交结果公告 2025-03-13
- 玉溪聚力打造零碳园区示范样板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