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31487032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3-11-07 |
通海试种红托竹荪探索增收新路
工作人员查看红托竹荪长势。 玉溪日报记者 史桦 摄
□ 玉溪日报记者 宋蝶
11月1日,走进通海县秀山街道六一社区红托竹荪试种基地,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拨开覆盖在墒面上的松针查看红托竹荪长势,只见一个个圆润饱满的红托竹荪长势良好,雪白的菌盖上覆盖了一层淡淡的粉色,预计12月初可以采收销售。
“前期通过多方考察调研,我们从贵州省毕节市引进了红托竹荪种植项目,于今年8月中下旬陆续开始在通海县多个乡(镇、街道)试种,共试种了10亩。”通海县供销社主任陈开春介绍,为加快推进通海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通海县供销社大力推广食用菌产业发展,红托竹荪是继天麻、羊肚菌在通海试种推广成功后引进的又一特色食用菌产业,种植技术难度不大,产量稳定,风险较小。
依托通海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红托竹荪得以反季节种植,避开了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时节,销售前景更加广阔,售价更高。“预计12月初可以采收第一批,元旦节前后可以采收第二批,亩产量预计可达1吨,市场售价预计每公斤200元,亩产值预计可以达到20万元。”陈开春介绍,通过前期市场调研,红托竹荪本地销售市场前景广阔。
“社区往年在通海县供销社的带领下种植羊肚菌,效益不错,今年由社区带头试种2亩红托竹荪,如果效益好,明年就大力推广,带领村民一起种植,不仅可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可以为农户探索一条增收新路子。”六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万林介绍,社区地处湖盆区,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红托竹荪种植不施肥、不打农药,用水量较少,管理起来也相对轻松,相比传统蔬菜种植,效益更加可观。
“下一步将继续抓实通海食用菌产业发展,做好当前红托竹荪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的同时,继续探索引进新的食用菌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加快全县农业现代化发展步伐。”陈开春表示,等到第一批红托竹荪成熟后,将组织全县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前来观摩学习,为下一步红托竹荪大规模推广种植打好基础。
相关阅读:
- 从“一季红”到“四季火” 场景创新激活消费动能 2025-03-14
- 云南省首届“云岭石榴红”陀螺邀请赛在新平开赛 2025-03-13
- 名城老街小店,通海名菜一次尝个遍——“东街3号”品美食 2025-03-12
- 红塔区“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动员大会召开 2025-03-05
- 通海至建水高速公路(玉溪段)道路提升改造工程前置检测项目竞争性磋商公告 2025-03-04
- 华宁城关社区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 2025-03-04
- “华宁柑桔工”成全省技能促增收“名牌” 2025-03-03
- 通海:农资供应足 春耕有保障 2025-02-28
- 从无到有 从有到优 大龙潭乡探索村集体经济抱团发展新模式 2025-02-27
- 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 铺展玉溪高质量发展实践画卷 2025-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