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11278850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1-08-20 |
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走近一线医务工作者
8月19日是第四个中国医师节,主题是“百年华诞同筑梦,医者担当践初心”。“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是对医师角色最精准的诠释。无论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还是在日常诊疗活动中,广大医务工作者始终以实际行动履行挽救生命、护佑健康的神圣使命,筑起护佑人民健康的钢铁长城。在这个专属于医师的日子里,让我们走近工作在一线的医师,倾听他们的心声。
□ 玉溪日报记者 黄思敏 实习生 丁旭颖
马存丽:
守护母婴健康是我的责任
早上8点,玉溪市人民医院产科主任马存丽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不要紧张,医生会帮助你的,能顺产最好,你要坚定信心……”在查房过程中,马存丽耐心地向产妇冯宁园交代分娩注意事项。查房结束后,马存丽开始对即将归档的病例质量进行把关,其间如果遇到危重孕产妇,马存丽又得投入抢救工作。“每一位产妇都是急诊病人,从怀孕到分娩每天都会遇到各种问题,而我的职责就是守护每一位妈妈和孩子的健康。”马存丽说。
从事产科工作28年来,马存丽参与过的手术、接生的小生命不计其数,这些都是她付出的艰辛劳动。医师节当天,马存丽依然忙碌在病房与手术室之间。在马存丽看来,产科承担着一个家庭的喜乐,特别是随着“二孩”“三孩”政策的落地,她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所以,无论工作再忙,马存丽都无怨无悔,始终坚守产科临床一线,甚至还经常放弃休息时间,主动深入县(区)参与危重孕产妇的救治。
8月18日上午,一名通海产妇将写有“医德高尚 医术精湛”的锦旗送到马存丽办公室。马存丽指着墙上的锦旗告诉记者,这名产妇怀的是单卵双胎,孕期产检都是找她做的,后期胎儿在腹中出现一大一小症状,最后采取了剖宫产,目前孩子与母亲都很平安。马存丽说,其实每个孕产妇都是高危的,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意外,因此产科医生除具备高度责任心外,还必须有充足的知识储备、丰富的临床经验。特别是随着高龄产妇增多,许多书本上没有、临床中从未见过的病例都会遇到,这就需要医生加强学习,只有掌握更多的知识,才能真正地保护母婴健康。
每年在市人民医院产科出生的婴儿有五六千名,平均每天就有一二十名婴儿出生。28年来,马存丽把自己全部的心血倾注在母婴健康中,她为人随和、工作严谨,让人有安全感。在产科,马存丽是同事们的“定心丸”,在高危孕产妇的识别及危急重症的处理及抢救上,只要有她在,大家心里就踏实。
马运葵:
坚守免疫规划35年
自今年1月启动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以来,玉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科科长、主任医师马运葵就把办公室当成了家,连续数月放弃休息日,就连端午节也主动应急值班,经常坚守到凌晨一两点,等疫苗接种工作结束并报告无异常才回家,平均每天工作十多个小时。
8月19日上午,在办公室忙着安排全市疫苗接种工作的马运葵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可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疾控工作人员、后勤保障人员,特别是基层承担疫苗接种工作的医务人员,正是有了大家的任劳任怨、默默付出,才使得千千万万的老百姓能安全地接种到疫苗。”
马运葵作为玉溪市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疫苗接种专班技术指导主要负责人,带领团队承担着疫苗接种各种技术方案、规范和工作制度的起草和审定,负责基层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与指导、接种门诊的规范化建设及临时接种点规范设置指导、统筹全市疫苗接种规划、接种异常反应核实调查、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等工作。截至目前,马运葵带领团队已安全顺利完成66批331.48万人份的疫苗运转,全市已完成330万剂次的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整个接种工作平稳、安全、有序。
马运葵说,疫苗接种期间,他要做好疫苗接种的组织实施、适时监测等材料的拟定并报告上级,为政府部门提供及时的科学决策依据。由于种种原因,上级供给疫苗大多时候不定时,常常在深夜才到市疾控中心。为让广大市民早一点接种到疫苗,他们星夜兼程、争分夺秒实施疫苗运转。同时,他们还承担着国家实施扩大免疫规划11种疫苗预防12种疾病的常规工作,每年要对7岁以下儿童开展80至100万剂次的疫苗接种工作,最忙的时候都忘了吃饭、喝水,甚至睡觉。
免疫规划接种率保持在95%以上的高接种率水平;玉溪市连续35年实现并持续维持无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工作成果;白喉连续36年无病例报告;麻疹在计划免疫时期较计划免疫前期减少发病17.2万例;乙型病毒性肝炎得到全面有效控制并进入低流行水平……在马运葵及团队的努力下,我市免疫规划工作的业务执行力、管理水平、工作成效在全省名列前茅。
董绍兴:
为患者打造无痛生活
对大多数人来说,医师既是迎接我们来到人世间的第一个人,也是穷尽所有努力后不得不送我们离去的最后一个人。
今年49岁的董绍兴1997年参加工作,2014年至今从事疼痛诊疗工作,现任玉溪市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董绍兴告诉记者,随着医学的发展,各种疾病的治疗手段越来越多,对疼痛的治疗和管理也越来越得到重视。目前,疼痛不仅仅是一个症状,已经被世卫组织认定为一个疾病,是需要治疗的,并且是所有学科都要关注的一个疾病。
董绍兴说,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疼痛,让更多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了解疼痛知识,他和同事们做了很多努力,多次组织疼痛医生深入新平、元江、易门等地开展义诊,并向广大市民宣传疼痛相关知识。通过大家的积极宣传,疼痛科得到了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同时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疼痛的自我管理中。目前,疼痛科每月的门诊量达1000余人,每天的手术也有五六台,为玉溪百姓搭建了一个了解疼痛、管理疼痛、治疗疼痛的平台。癌痛是所有疼痛中最疼的一种,为让癌症晚期患者能更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疼痛科还开展了疼痛规范化治疗、鞘内吗啡泵等技术,此举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疼痛,而且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护理烦恼。
从医24年来,董绍兴始终刻苦钻研业务,他用高超的医术解除患者的病痛,用良好的沟通树立患者的信心,用医者仁心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在为患者解除病痛的同时,董绍兴也一直在思考,疼痛科是一个年轻的学科,如何更好地服务患者健康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和他的同事将永远在路上。
相关阅读:
- 澄江:关爱女性健康系列活动开展 2025-03-12
- 听民意 汇民智|让优质医疗资源在基层更加“触手可及”——全国人大代表与国家卫生健康委工作人员面对面 2025-03-12
- 体医深度融合 助力全民健康 2025-02-27
- 践行“健康第一”理念 玉溪落实“壮苗行动”助力中小学生茁壮成长 2025-02-26
- 铆足干劲启新局——春节后开工复产一线见闻 2025-02-18
- 韩所社区:贡菜种出增收新希望 2025-02-12
- 活力旺 亮点多——春节消费市场一线观察 2025-02-05
- 2024中国健康科普大赛结果出炉 玉溪2部作品获奖 2025-01-27
- 以“莓”为媒 以节会友 罗所社区的“莓”好相约 2025-01-22
- 开年中国经济一线观察丨以更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