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51596469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5-04-15 |
云雾山中千滴露嘉宾梦里一杯茶
云雾山中千滴露嘉宾梦里一杯茶
新平县茶产业助推乡村全面振兴进行时
拉博村茶农采茶。
库独木村民在交售鲜茶。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学兴 漆海军 特约通讯员 钟应生 文/图
新平县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境内立体气候明显,适宜茶叶种植区域广,种茶历史悠久。新平茶叶产自山高水清、空气清新、终年云雾缭绕的哀牢山一带,叶条匀整肥硕,香气清纯爽口,汤色明亮绿润,滋味纯正回甜,有“云雾山中千滴露,嘉宾梦里一杯茶”的赞誉。近年来,新平县持续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目前全县共有生态茶园4.2万亩,产值6857万元,茶农近3万人,茶叶种植已成为众多山区群众重要的收入来源。
春茶飘香,茶农抢抓节令采摘忙
清明前后,哀牢山麓云雾缭绕,新平县的万亩茶园迎来春茶采摘黄金季。在平掌乡库独木村的茶园里,墨绿色的茶垄如指纹般环绕山丘,茶农们身背竹篓穿梭其中,指尖翻飞间,嫩绿的芽尖落入篓中。茶农刘枝发告诉记者,今年开采时间较往年稍晚,如今已进入大面积采摘阶段。
傍晚,库独木村新建的茶厂热闹非凡,各村民小组茶农纷纷带着当天采摘的鲜叶前来交售。茶农李安平笑容满面,手拿交售单跟记者算起了账:“今天交了5.4公斤,每公斤是45元,合243块,今天是第5天来交,总共收入1000多元。”库独木村党总支书记徐宝生介绍,全村3000亩茶园预计产出春茶40吨左右,总产值约80万元,产量与往年基本持平。
与此同时,水塘镇拉博村生态茶初制厂也迎来春茶收购高峰。新平龙泉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俊介绍,鲜叶数量逐渐增多,收购高峰期可持续一个多月,每日鲜叶收购量可达1吨以上。在茶叶龙头企业带动下,拉博村近2000亩有机生态茶园成为群众增收的重要途径。茶农李竹彩说,她家从3月中旬开始采茶,已采摘三次。她感慨:“要抢抓时令采摘,春茶是我们一年的盼头!”
品种改良,老茶园焕发新活力
新平种茶历史悠久,但部分茶园因品种老化面临低产困境。近年来,当地通过品种改良,引进嫁接技术推动茶树“焕新”,让老茶园焕发新活力,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及茶农增收注入强劲动力。
在库独木村,刘枝发指着嫁接后的茶树介绍:“产量提高了,卖价也高于老品种,芽头更肥壮,而且出芽更整齐!”新平龙泉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晓聪介绍,公司早在2014年就着手当地茶叶品种改良工作,部分茶园因品种不佳、老化或不适合制作普洱茶而产量低下,经市场调研后,引进了普洱嫁接茶树技术。多年来,库独木村陆续对1500余亩低产低效茶树进行嫁接改良,成效显著。徐宝生表示,通过品种改良,产量基本翻倍,价格提高约30%,且改良后第二年基本就能恢复产量,第三年便可超过原产量,茶农增收快、效益稳。
目前,新平县共有生态茶园面积4.2万亩,产值6857万元,其中低产茶园近2万亩,已嫁接改良2000余亩,未来引导茶农推进品种改良、增加收入潜力巨大。张晓聪认为,保护好优质老茶树,改造不良茶树,实现优质高产,既能助茶农增收,也利于企业打造更好品牌。
村企携手,共筑乡村振兴致富路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新平县平掌、者竜、水塘等乡镇凭借传统茶产业资源优势,通过村办公司与茶叶龙头企业合作,让老茶区重焕生机,有力助推乡村产业振兴。
不久前,平掌乡库独木村举行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揭牌仪式,投资480万元的库独木茶厂投入运营,可辐射周边12000多亩茶园,这是村企与茶企合作助农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积极探索。“交鲜叶就能拿钱,方便又省心!”茶农肖国林点赞道。李安平也认同此举带来诸多实惠,无需自行加工,为群众带来极大便利。徐宝生介绍,今年是村办公司试营业第一年,计划生产6吨干茶,预计产值50万元,为村集体创收约10万元。
自2009年起,库独木村引进新平县茶叶龙头企业开发茶产业资源,历经十余年发展,茶叶种植已成为当地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张晓聪称,企业在加工和销售方面具有优势,拥有多个商标品牌,做好品牌便能带动茶农产品销售,减轻茶农加工与销售负担,打通销售渠道。
同样,在水塘镇拉博村,通过村企合作,当地生态有机茶叶畅销全国。茶农鲁金表示,村企合作提升了茶叶加工等级,统一加工模式和品牌,质量远超农户各自加工。拉博村党总支书记李光艳介绍,企业为农户提供茶叶管理及采茶技术,解决群众销售难题,只要群众产出茶叶,不愁销路。
目前,新平县已培育茶叶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1家,带动22家经营主体形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让茶农吃上“定心丸”。
古茶保护,开启产业持续发展路
古茶园与古茶树是珍贵的生态资源,近年来,新平县茶农和茶企秉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古茶树进行保护性开发,实现茶农增收与茶产业可持续发展双赢。
春日暖阳下,海拔2100米的新平县水塘镇快发寨古茶园中,2000多株古茶树吐露新芽,枝头鹅黄的嫩芽初绽。在树龄400至600年、树高8米的茶树王上,茶农正采摘今年第一茬春茶。“这片古茶树是祖宗留下的宝贝,必须保护好!”茶农余朝美语气坚定。
张晓聪介绍,这片古茶树品种优良,为勐库大叶种,芽叶肥壮,经专家认证,树龄普遍在两三百年,最大树龄400至600年。公司承包古茶园120亩,挂牌古茶树超2000棵,通过资源调查、挂牌认证、科学保护等举措,与茶农构建“保护与开发并重、品质与品牌兼顾”的开发利用模式,现已完成有机茶认证。张晓聪表示,承包古茶园旨在以保护为主,兼顾经济效益,古茶树是珍贵树种,也是茶文化的重要体现。
在平掌乡库独木村茶园,村里依据《云南省古茶树保护条例》,对998棵古茶树制定约束性规定,通过减少干预、科学管护、适度采摘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库独木村党总支副书记王海俊介绍,一方面加强宣传,另一方面实地指导茶农进行培土、修剪及病虫害防治,实行放养管理,每年仅进行保护性采摘。
2024年,新平县全面开展古茶树资源普查,境内发现古茶树群落7个,单株古茶树3335株,面积达2232.62亩,主要分布在者竜乡、水塘镇、戛洒镇、漠沙镇、建兴乡、平掌乡6个乡镇。目前,全县古茶树保护开发工作正稳步推进,为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
相关阅读:
- 新平:科学保护古茶树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5-04-10
- 梁王茶培育助农增收 2025-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