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36305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4-06-11 |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 通海大刀阔斧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近日,在通海县四街镇六街村村办公司与通海县新晨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开办的现代科技农业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里,经无土栽培、精量灌溉、精准施肥种植出的草莓番茄硕大诱人、满坠枝头,象征着丰收的喜悦。
示范园的建设,是六街村盘活土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依托村办公司积极开展现代农业基地建设的一个缩影,通过试验种植和技术探索,示范带动当地农户投身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持续拓宽农户增收致富渠道。“示范园种植面积达80亩,主要种植草莓番茄等果蔬,目前每天采摘量约为2吨,主要销往红塔区及昆明的超市和农贸市场,未来将积极进军一线城市高端超市。六街村200亩温室大棚正在建设,预计10月底栽种草莓番茄等特色农产品100亩,明年带动农户种植1000亩,在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打造六街村高原特色农业品牌。”四街镇党委书记尹绍荣介绍。
此外,六街村充分发挥地理优势,依托玉溪玉浦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建设“林麻1号天麻”麻种繁育和移动菌材种植示范基地,盘活集体林地约100亩种植林下天麻,正按照市级农业产业基地标准推进建设。“按照计划,明年六街村和玉溪玉浦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都有望申报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不仅能为四街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还能联农带农促农增收,助力全镇抓经济促发展工作实现新突破。”尹绍荣谈道。
除了像六街村这般盘活山地、林地资源,采取“党总支+村办公司+企业+农户”的模式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案例,在通海,对原有基地进行改造升级,打造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模式也运用得较为广泛。2023年,在通海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下,以切花月季和盆栽绣球花种苗繁育、示范种植及销售为主营业务的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锦海农业”)投资1000余万元,对其基地650亩温室大棚的设施设备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现尾水、尾液100%收集循环利用,达到零排放无污染,可节约肥料30%、节水40%。“基地提档升级后,月季鲜切花亩产量由5万枝增至14万枝,亩产值由8万元增至20万元,A级、B级鲜切花比率提高8%,人工成本降低20%,真正实现了降本增效。”锦海农业总经理董春富说。
全市抓经济促发展大会召开以来,全市上下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大抓经济、大抓发展的氛围日益浓厚。聚焦农业基地兴旺目标,通海县坚持以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发展,以示范引领一批、改造提升一批、引育新建一批为基本路径,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基地由中低端向高端转变,进一步提升产业规模化、组织化、设施化、品牌化水平。2023年,通海县创建县级农、林、畜产业适度规模种植基地111个,其中市级农业产业基地16个,今年申报创建省级农业产业基地3个。全县农业产业基地种植面积达2.2万亩,其中安装设施设备的基地面积4795亩,温室大棚设施面积1879亩。
通过开展摸底调查,通海县抓实抓细新建(改扩建)适度规模种养基地和正在推进的重点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建立抓经济促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专班工作人员深入一线,对全县各乡(镇、街道)的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指导和督导,并与重点基地负责人进行面对面沟通协调,有效解决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同时,通海县组织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和工作负责人到澄江市现场观摩学习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经验,先后开展基地认证培训2次,以领导干部能力水平的提升为全县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5月底,通海县出台了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工作措施,在政策支持、要素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精准助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迈上新台阶。此外,通海县成立县级农业基地认定专家组,将于近期组织专家开展基地审核工作,确保今年新增县级基地120个以上,市级基地10个以上。”通海县农业农村局局长解仕成表示。
(玉溪日报记者 郑诗/文 沈阳/图)
相关阅读:
- 新平县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项目-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成交结果公告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统筹“硬投资”“软建设”,“两重”建设良好开局(“两重”建设扎实推进) 2025-03-14
- 我市全力推进春耕备耕工作 2025-03-14
- “两新”“国补”下乡进村 创新服务激活农村市场消费活力 2025-03-14
- 水塘镇大窝铺小组齐心协力建设美丽家园 2025-03-14
- 元江县委政法工作会议召开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2025-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