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18943466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18-08-17 |
通海震后 菜价不涨
8月15日,记者从通海县商务部门获悉,“8·13”地震后,通海县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充足、运行平稳,汽油、柴油市场供应稳定,价格与震前无变化。
走进通海县城大农贸市场,尽管没有平常般熙熙攘攘、喧闹噪杂,但蔬菜、鲜肉、禽蛋等经营摊点依然摆放着种类繁多的菜品,也不时有顾客前来选购。“黄瓜3元/斤;西红柿3元/斤;辣椒5元/斤;香菇7元/斤......”记者亲眼见证了经营户冯萍的几单买卖后,分别从她和顾客口中都得到了“菜价和地震前一样”的说法。
在大农贸市场鲜肉摊前,记者碰到了在秀山街道金山社区开饮食店的王祖康,在买猪肉的他,电动车上已经满载菜品。“买了十多个品种,需要的都买够了,价格也和地震前一样,猪肉是10元、11元/斤。”王祖康说。
冯萍、王雷、沈凤明、张飞艺等几位经营户在大农贸市场从事米线等米制品、蔬菜、鲜肉等的批发经营已经20年有余,8月13日地震发生后,他们在市场内的经营一如既往。他们告诉记者,由于来市场的市民少,销量也不如从前,但他们觉得自己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就有责任和义务“坚守岗位”,就算自己有风险,也不能让顾客空手而归,这也算是为抗震救灾尽一己之力。“今天准备了400多斤鲜猪肉,到现在快12:00卖了300来斤,由于来买的人少,销售价格略低于地震前。”经营户张学刚说。
走进大农贸市场内的几家粮油副食品经营门店,均可看到高高堆码着的大米、食用油、面条等。“现在店里的存货和地震前差不多,这几天我家天天开门,没有出现顾客扎堆抢购的情形,就算真的出现缺货,最多一、两天就可以拉来补足了。”通海九街粮油经营部负责人李宏俊说。
8月13日通海县发生5.0级地震后,通海县发改局立即召开班子会议,启动价格监测预警机制,价格监测中心随即安排工作人员进入市场开展价格巡查及监测工作,将以往的每周监测调整为每日监测,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维护正常市场价格秩序,确保抗震救灾期间重要民生商品和生活必需品价格基本稳定。截至8月15日,常规工作监测的68种商品与7月底相比总体平稳,价格上升的有23种,价格下降的有9种,价格持平的有30种,无货销售(停止收费)的有6种;地震期间的小食品,如压缩饼干、蛋糕等和矿泉水价格未出现波动,只是销售量增加,出现货源暂时短缺,但商家已积极补货保证需求。(玉溪日报特约记者 师云波)
相关阅读:
- 青石雕狮魂匠心守文脉——通海滇南石狮雕刻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2025-07-30
- 凌空四米舞翩跹——通海非遗项目高跷舞狮传承记 2025-07-28
- 通海再添百岁寿星 2025-07-28
- 凌空四米舞翩跹——通海非遗项目高跷舞狮传承记 2025-07-28
- 通海推广鲜食蚕豆种植助力湖泊治理与农户增收 2025-07-25
- 全市首个银龄教师领衔的涉农科研平台落户通海 2025-07-25
- “通海蘑幻季”系列活动启幕 2025-07-16
- 通海至建水高速公路(玉溪段)道路提升改造工程施工监理服务成交结果公告 2025-07-11
- 激发爱国情怀 赓续红色血脉——参观秀山公园“德高行远·朱德通海居所展陈”小记 2025-07-07
- 通海县委常委会召开第164次会议 2025-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