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53040020241548368 | 文     号 |   |
来   源 | 玉溪网 | 公开日期 | 2024-08-13 |
钦绍辉:扎根山乡种烤烟
扎根山乡种烤烟
——记华宁县青龙镇烤烟种植“新农人”钦绍辉
□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邢定生
2010年,43岁的钦绍辉从一名生意人转行做了农民,他租下126亩山地,种上了烤烟。10多年来,他扎根山乡,烤烟种植越来越得心应手、面积越来越大,成为全省都排得上号的烤烟种植“新农人”。
“小白”变“老手”
钦绍辉是华宁县青龙镇人,从20多岁起,他便行走于青龙镇的大小村寨。虽然在镇上开设了门店,但钦绍辉依旧喜欢走村串寨销售化肥、农药、薄膜之类的农资,同时收购山区一些农特产品外销,既积累了财富,也积累了人缘。
多年来,青龙镇一直是我市烤烟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十余年前,因为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许多山地因缺乏劳动力而被撂荒,或是种些玉米、苦荞之类省力省工的作物,农户收入不多。
频繁走村串寨,一片片被闲置的山地让钦绍辉倍感惋惜。闲聊间他了解到,村民栽烟虽然辛苦,但种得好的,收入并不低。钦绍辉萌生了一种想法,把闲置的山地租过来自己种烤烟,是不是一种商机?
2010年,钦绍辉租下126亩山地,尝试种植烤烟。然而,他发现自己把问题想得过于简单,从烟苗移栽后,各种困难便接踵而来。山地水利条件普遍不好。雨水不落地,烟苗根本就不敢移栽。毕竟,上百亩山地,想靠人力抗旱根本就不可能。多数山地土壤贫瘠,如果管理不得法,烟株高不过膝盖的结果在所难免。近年来极端天气多,烤烟生长中病虫害高发,如果防治不及时或不得法,就会损失惨重。
“哪怕种植环节难关都过了,还有烘烤难关要过,否则即便烟叶再好,烤得不好,所有的努力还是会打了水漂。”钦绍辉告诉记者,好在有华宁县烟草专卖局项目的支持和农科人员的帮助,通过连续实施多年的山地烟种植行距、施肥配比及病虫害防治技术等试验,筛选出山地适宜的种植品种和种植技术。
通过年复一年的实践,钦绍辉对主要烤烟品种和习性有了越来越深入了解,他由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组织能力和管理水平也越来越高,他的烤烟专业合作社建立起了“栽不愁、烤不愁、病害虫害来不愁”的自信,烤烟种植面积也越来越大。
今年,钦绍辉在青龙镇共计种植烤烟2600余亩,此外他还尝试向外拓展业务,在元江县甘庄街道租地600多亩种植烤烟。
农活也分工位
沿着崎岖的山路进入烤烟连片种植区,举目远观,连片种植的烤烟与远山相连,满眼尽是翠绿。
按种植面积大小,钦绍辉对种烟区进行细分,划成六个工作区,200多名工人被分配到相对固定的工位。他们先完成成熟烟叶的采摘,然后打包运往各个地块相对应的烘烤点。
进入8月,烟叶采摘进入高峰期,钦绍辉的合作社每天采收量达五六万公斤。每天一大早,9辆面包车把工人送达各自工位,4辆卡车在采摘区和由110座烤房构成的多个烘烤点间往来驰骋。
立秋前后,每天采摘的烟叶可编4500杆左右,需要动用十七八个烤房来烘烤。
钦绍辉的烤烟规模化生产方式,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方式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实施工厂化生产。起垄、施肥、移栽、采烤各个环节都有相应的生产规程和管理制度;能够使用农业机械的生产环节,全部通过机械化来完成。
其次,实施科学化种植。接纳实用烤烟生产技术,比如,今年集成了膜下小苗移栽、连片集中移栽、增施有机肥、破膜填塘等技术,探索绿色防控等技术,继续实施上部叶“四分法”采收、“六部三关”清洁烘烤等试验。
最后,外聘种植工人。种植面积未超过千亩时,钦绍辉招聘的一直都是青龙镇本地农户。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用工量激增,由于本地大多农户都在种植烤烟,很难在本地请到足够的人手。为解决工人短缺的问题,钦绍辉通过人才中介公司,一次性从元阳等地招聘了245名工人。
资深“新农人”
近年来,一批懂经营、会管理、有情怀的年轻人,带着新理念、新技术、新生产组织方式,出现在农业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领域,他们是有别于传统农民的“新农人”,一个以返乡青年、大学生和向往乡村生活的成功人士为主的群体。
有人说钦绍辉是资深“新农人”,确实,今年57岁的钦绍辉有“新农人”的许多典型特征。
他喜欢挑战,今年所种植的烤烟品种主要是红花大金元,是一个公认种植难度高的品种。青龙全镇共种植红花大金元3000亩,钦绍辉种了1450亩,占了近一半。
他有一种生态情怀。烤烟生产结束后,多数山地可连作一茬蔬菜,然而,钦绍辉经过两年试验,发现种一茬苦荞,可基本把烤烟种植时土壤中残留的化肥消耗掉;苦荞收获后,秸秆打碎还田,可以有效增加土壤有机质。
“山地种过苦荞后,第二年烤烟特别好栽。”钦绍辉告诉记者,他逢人便讲自己的这一发现,推广这种四季无闲田,既能填满“米袋子”,又能充盈“钱袋子”,还能不断改良土壤的轮作模式。
钦绍辉还在自己烟地里种花。秋季里,通往种植片区的机耕路两边,长寿菊绽放着硕大的花朵。钦绍辉介绍,听说长寿菊能够驱虫,所以花费2万多元,委托一家花卉公司专门进行了育苗栽培。能不能驱虫杀虫还有待观察,不过,长寿菊花期超过半年,这些橙黄色的菊花为满是翠绿烟叶的山地增添了一抹美丽的色彩。
今年,钦绍辉动用的资金达1000多万元,除支付土地租金和工人工资,购买种苗以及化肥、农膜、农药等农资外,还新增新能源烤房45座、卡车4辆、农用车7辆。
“玉溪是著名的云烟之乡,青龙镇是全市最大的烤烟生产乡镇。作为一名‘不太合格’的农民,我是幸运的,多年来,我得到了很多部门、很多人的支持和帮助。”钦绍辉告诉记者,自己内心还有一份期待,由他做出样板,影响和带动山区群众提高种植水平,提升烟叶质量和产量,稳步增加收入。
相关阅读:
- 胡江辉 2025-01-27
- 新化乡奏响烤烟备耕“奋进曲” 2025-03-13
- 胡江辉视频接待来访群众 2025-03-07
- 胡江辉调研制造业全产业链专班 2025-03-05
- 胡江辉调研我市物流产业项目推进情况 2025-03-05
- 红塔区抢抓时令有序推进烤烟育苗工作 2025-03-05
- 胡江辉在华宁县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25-03-04
- 烤烟生产忙 2025-02-28
- 烤烟生产忙 2025-02-28
- 胡江辉在新平县调研时强调 真抓实干 担当作为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