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机器的轰鸣,没有焊枪的火花,巨大的风力发电机静卧在组装台上,工人聚精会神地将每个部件安装到位,上海电气生产车间尽显宁静。然而,正是从此番宁静中涌动出的巨大动力,为华宁仍至玉溪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注入了一股新力量。
因风生电,因电兴产,步入“十三五”开局之年的华宁工业在快速崛起的风电产业拉动下,持续交出增幅超过40%的成绩单,在调整转型中实现了新旧动力转换,在弯道超车中做到了换挡不失势,成为玉溪装备制造产业发展和县域工业经济的领跑者。
抢抓机遇发挥优势布局风电
2012年深秋,在磨豆山上挖掘机挥舞铁臂开山拓路,华宁由此掀开了开发风能资源和发展风电装备制造业的大幕。
高上网电价以及可再生能源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的支撑,加之良好的风水互补优势,让地处云南优质风能核心区,拥有84.2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风能资源的华宁县成为玉溪风能资源开发首选地。2013年底,由中广核投资4.8亿元,装机4.8万千瓦的玉溪首座风电场——磨豆山风电场开始投入运行。
放眼云南,全省可供开发的风能资源约3600万千瓦,但2015年的风力发电量仅占发电总量的4.5%,开发利用空间巨大。如果按建成年产400台套装机容量2千瓦风力发电机产能计算,要生产45年才能满足全省风能资源开发需要。
要将一套重达250吨的风力发电设备从上海、青岛、江苏运抵云南,超过2500公里的运距将增加高达75万元的运费。而在云南布局风电装备制造,不仅能大幅降低风电投资成本,而且可以实现风电资源开发与风电设备制造联动发展,进而为拓展东南亚南亚市场带来多重利好支撑。
华宁县的决策者们不仅抓住了风能资源开发的机遇,而且进一步看到了以此为依托,利用区位优势布局风电设备制造产业的机会。就在磨豆山风电场开工建设之际,华宁县通过中广核牵线搭桥,立足实施产业链招商,围绕引进塔筒、风机、叶片三大风电设备制造核心项目与相关企业展开多轮洽谈。
2013年4月,青岛蓝天重工风电塔筒项目落地华宁工业园区,并最终形成年产400台套规模,2015年5月,上海电气年产400台套风力发电机项目建成投产,2016年6月,中复连众年产400套风机叶片项目开工建设。五年时间,华宁县不仅在抢抓机遇布局风电产业上拔得头筹,而且完成了产业链核心项目的引进,抢占了风电产业发展制高点。
聚集发展风电联动产业崛起
今年4月18日,上海电气风电集团与13户风电设备制造及配套企业携手在华宁县成立云南省风电产业创新联盟,这标志着华宁县风电产业发展锁定了一个新目标——打造全国配套最全,西南产能最大的风电设备制造产业基地。
投入运营的磨豆山风电场,今年1至7月发电量10550万千瓦时,成为中广核在全国所有风电场中效益最好的项目。随着总装机8.8万千瓦的中电建大丫口、将军山两个风电场建成发电,接下来华宁还将携手中广核、中电建、中电投等多家央企,开发建成14个风电场,装机容量将达70.6万千瓦,一个全新的风能资源开发聚集区正在加快形成。
在完成塔筒、风机、叶片三大风电装备制造核心项目布局的基础上,华宁县加大相关配套项目的引进,上海沪华年产400套机舱罩项目建成投产,山西天宝年产1200套法兰盘、浙江中自庆风电远程监测系统、上海莱金风力发电售后服务中心、云南创鑫风力发电金属结构件项目顺利签约。以专业产业园区为平台,一个全新的风电设备制造聚集区正在加快形成。
以产业链为核心,以核心项目为支撑,华宁快速构建起了一个集风能资源开发、风电核心设备制造、风电配套产品制造以及风电售后服务为一体的特色化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以云南省风电产业创新联盟为支撑,实现了风能资源开发与风电设备制造联动发展。
统计显示,截至今年7月,华宁县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实现产值50417.2万元,同比增长3.5倍,完成增加值30411.6万元,同比增长3.5倍。风力发电企业实现产值5318.7万元,同比增长2.6%,完成增加值3318.9万元,同比增长2.6%。
随着一系列风电产业项目的建成,预计未来两年内华宁风电装备制造业将以年均60%以上的高增速呈现井喷式增长,到2017年有望实现规模以上增加值11亿元。随着多个内电场地的建成,预计未来两年内华宁风力发电将以超过23%的增速步入发展快车道,到2017年有望实现规模以上增加值1.9亿元。
调整转型动力转换发展提速
在风电产业的快速崛起推动下,华宁县域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成功实现了增长动力转换,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提速。
截至今年7月,包括风力发电、风电设备制造在内的华宁风电产业实现规上工业产值55735.9万元,占全县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7%,较去年同期提升24.3个百分点。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33730.5亿元,占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的54.8%,较去年同期提升32.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磷化工产业规上产值占比降至17.6%,规上增加值占比降至8.8%,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8和8.7个百分点。建材产业规上产值占比降至13.5%,规上增加值占比降至9.5%,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0.7和2.2个百分点。矿冶产业规上产值占比降至8.9%,规上增加值占比降至9.6%,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8.2和12.1个百分点。
两相对比,风电产业高歌猛进,传统产业占比缩减,在这一退一进之间,风电产业确立的支柱地位,华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由资源主导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在这当中,仅上海电气实现产值36760.8万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4.4%。实现增加值22174.1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9.4%,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超过13%,进一步彰显产业核心企业重要支撑作用,成为拉动华宁县域工业经济增长主动力。
随着县域工业经济增长动力的成功转换,在风电产业的有力拉动下,2015年华宁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0.4亿元,同比增长40.3%,增速位居全市之首,较2010年增长2.8倍。今年前7个月,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持续保持40%的高增速,领跑全市县区工业经济。